恰逢两会期间,2017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出炉,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也回补了1月数据的缺失。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972辆和17596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30.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27辆和13919辆,同比分别增长32.3%和49.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5辆和3677辆,同比分别下降33.5%和12.4%。此外,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2月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65万台,环比增长205%。
李克强总理作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改为“清洁能源汽车”。总理在阐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时,提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而在此前的提法均为“新能源汽车”。由此,国家层面对“汽车工业革命”的顶层设计开始清晰。
2016年,新能源汽车骗补风波拷问了社会道德;新能源汽车项目一窝蜂启动将留下未来再度“淘汰落后产能”的隐患。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这也不难明白,为什么此前国家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
在工信部下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中,对新能源车企生产资质准入条件进行了严格规定,要获得生产资质:首先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并且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且审查要求设立了17项具体条款、其中8条为否决条款,申报车企超过两条未达标就不被准入。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2017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办法,对被纳入目录的车型采用“先销售后补贴”的方式,只有进入目录的车型才能有资格拿到补贴,且补贴资金直接给到销售推广方手上,若一年内没有实际销售的车型,将取消《目录》资格。
准入门槛的提高和财政补贴政策的严格,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重大问题和将留下未来隐患。因此主动刹车,追求高品质的发展。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没有那个企业真正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电池的稳定性、能量密度和爆炸等安全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沿认为,这也是中国政府更换“新能源汽车”为“清洁能源汽车”提法的重要原因。
关于“清洁能源汽车”的提法,与会代表认为其更科学。因为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太阳能汽车等都可以归类为“清洁能源汽车”,其都以解决排放污染为发展目的。
汽车企业在这些领域,早有涉足。比如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都有城市或地区试点,而且运行了多年。也许这里就有足够的经验,可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方案,而并非一定要踯躅于纯电动汽车领域。
中汽协数据表明,2017年1-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5213辆,销售24781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3.5和30.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213辆和18963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3.6%和23.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000辆和5818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0.5%和46.7%。
上述数据表明,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降温已成定局,以后发展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此外,据路透的两会报道,“十三五”原“新能源汽车”占比的发展目标可能要向下微调,尚在讨论中。